秋季晝夜溫差大怎樣應對
1、如何控制雞舍內環境
雛雞,延長鍋爐供暖天數,因為秋季晚上溫度低,如果鍋爐熄滅過早,有可能產生白天雞群溫度合適,但晚上下半夜舍內溫度下降,但是我們又無法供暖,只能靠減少通風量來保持舍內溫度,這樣可能會造成舍內氨味大、氧氣不足,出現悶雞現象,(特別地養雞)所以秋季盡量延長鍋爐供暖時間,以晚上超過最少通風量時,鍋爐才能停止工作。
2、秋季管理如何應變
無論外界溫度怎樣變化,我們都要盡量使雞舍內的溫度保持穩定,這就需要1天當中轉變不同的通風方式,白天管理是夏天模式,晚上秋冬模式,掌握好轉變的時間非常重要,白天外界溫度達到28度左右時,并且舍內溫度高于目標設定溫度2度以上時,可以結合縱向通風,風速可以讓雞體溫度下降,當外界溫度下降到21度是時,并且舍內溫度高于目標設定溫度1-2度時,傍晚就要關閉縱向風口,使用側窗口進風方式,讓冷風沖向棚頂,防止冷風直吹雞體,最好在下半夜使負壓適當加大,就可以讓冷熱空氣交換更充分。
雛雞通風依舊優先考慮時控與溫控相結合的方法,我們的做法如下,僅供大家參考。起步使用1.1米大牧人的小風機。二日齡開啟風機,開20秒,停280秒,隔斷打開小口,開始適應通風,以后每天增加10至30秒不等,風機停的時間一般不低于2分鐘,時控設定好之后,風機溫控設定為目標溫度高2至3度(視情況)執行溫控,雛雞階段溫控不能設定過低,防止溫控拉完拉時控,使舍內溫度過低,即造成供暖浪費,又易使雛雞受涼。
大雞通風,依舊延續夏季過度式通風,與縱向通風相結合,但需要注意舍內風速與體感溫度的變化,相對應加減風機,有通風管的客戶,晚上盡量使用,減少風的落點過于集中,沒有通風管的客戶,晚上注意窗口大小,不能過大,最合適的負壓就是讓外界的冷空氣進入雞舍內,與熱氣體充分混合均勻落下(沒有合理、只有合適)。
例:一般12米左右寬的棚,保持10至15個負壓左右,15米左右寬的棚保持15至20負壓左右,基本可以保證外界冷空氣進入雞舍與舍內空氣混合均勻后落下。20日齡以內的雞群,風機晚上可以拉到目標溫度時,晚上基本保持最少通風量就可以啦,20天以上的雞群,通風在最少通風量的基礎上,隨著舍內溫度的情況通風適當的增加,但以上通風原則不變,循序漸進,風的落點不集中。
3、最小通風量的計算
平均體重公斤×0.0155立方/分÷風機排氣功率的70%=確定風機數量及開關時間。 最小通風量0.0155立方米/(千克/分) 這一數據是存在問題的,因為室外溫度不一樣的時候雞只所需要的的通風量是不一樣的,黑龍江、山東、湖北云南這幾個地方,冬季的最低氣溫差別很大,在計算最小通風量的最大值時,要充分考慮到地域氣候因素;同時,雞舍的墻體保溫系數和密閉程度都要作為參考因素。